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2020-06-04 17:49     (点击: )

刘丽颖,左双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相关专题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事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面。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内涵、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进行梳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更加从容地面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为造就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良师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方向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要求 

1.坚定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定党的领导。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坚定党的领导,有助于高校教师形成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政策的良好自觉,使高校成为坚定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教师只有坚定拥护党的领导,才能够坚持教书育人的正确方向,秉承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念,教育引导学生为国争光、为党效力、为民族复兴奋斗。

2.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理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够更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中西思潮激烈碰撞。高校教师置身世界文化对话前沿,只有把握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才能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坚守本心,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能够全面而客观地看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和国际政策。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承载着传承物质文明的重任,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前沿领地,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高校教师应当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精神要素融汇在高等教育各门专业课程中,要善于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课内容中凝练和提升相关精神要素,并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本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做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更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教师为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示范性的特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学生们学习的典范,教师的品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要培养高尚情操和人格品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只有本身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真正达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提高教师素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点要求,这对于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一,政治要强。高校教师肩负的特殊育人使命决定其必须首先具有正确的政治站位、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积极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情怀要深。高校教师应心怀家国,密切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将这种家国情怀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以深刻的学习体验,带给学生强大的精神力量。第三,思维要新。马克思主义最强调与时俱进,高校教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要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做践行创新思维方式的典范,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探索的自由个性。第四,视野要广。为了保证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高校教师应具有宽广的文明视野,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各国有益的文明成果、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和效能。第五,自律要严。高校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而且必须做到真信仰、真践行,在社言社、在马言马,保证课上与课下言行一致,以严格自律达到有效律他的目的。第六,人格要正。高校教师要想使传授的内容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和践行,就需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日常的师生交往中,高校教师应当真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学术成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形成心系学生、心系学术、不计个人得失的知识分子风骨。

2.践行“四个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统一”是新时代对加快建设师德师风的四个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从高校教师职业素质要求、人格素质要求、专业素质要求和学术素质要求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是育人,承担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神圣重任,因此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从师生关系看,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是高校教师必备素质,高校教师只有自身修养水平与理论水平过硬,才能够使学生信服,并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看,空有理论,却无法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校教师想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也需具有关照社会现实的眼光,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从自由与规范的关系看,学术自由是科学文化繁荣的必要前提,学术规范是科学文化繁荣的基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保障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向,决不能让学术讨论沦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刻意抹黑,这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三)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根本目标

1.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更是全员、全方位的重要工作,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和全方位展开,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素质是关键。各门专业课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这就需要全面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近年来,国家对高校专业课教师的价值观引导职责愈发重视,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各个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求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各门(专业)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使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具体来看,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主要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及成就教育等来实现。首先,要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使教师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个人生活、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其次,要对专业课教师进行国史教育,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特别是中国革命传统有全面的了解,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有更加清晰的把握,从而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唱响主旋律。此外,要对高校专业课教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大政方针及成就教育,使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和主要内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更加形象和系统地向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这些举措,专业课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进而提高说服教育能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明确教师“四有老师”担当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在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交流时强调指出,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背景,结合当前实际,为教师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更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应该时刻谨记“四有”老师的要求。首先,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教师的人格基石,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只有坚定内心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支持,才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坚守道德情操。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必须具有合格的道德操守,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德才兼备、德育教学的典范。教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必须自觉坚守人格底线、职业操守、精神信仰,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牢牢把住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再次,努力扎实学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本领、严谨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素质。高校教师只有努力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识,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自身理论基础,才能够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最后,永存仁爱之心。好老师要满怀爱心、和蔼可亲,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不应当采取过于严厉的做法,应当善于与学生沟通,在良好的氛围下使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3.贯彻落实“三因”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当贯彻落实“三因”理念,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融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校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紧随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教师应当充分贯彻“三因”理念,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进程,开拓进取、紧跟时代潮流,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二、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一)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立足现实问题,站在全局高度,对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教师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的纲领性论述,为高校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必须遵循的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创新性理论指导。

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特点,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高度,形成了富有新时代特征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思想内涵丰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同时,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增添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加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要求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定党的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本要求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中国化。当今时代,是经济政治快速发展的时代,是东西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矛盾冲突最为明显。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团结中华民族、凝聚民族信念方面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只有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党的领导,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2.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相关论述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全体高校教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素养指明了方向。在此之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注点往往局限于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活动,而教育的主体则往往局限于高校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将思想政治教育责任落实到各学科、各领域的高校教师身上,强调各个学科、各领域的教师都要站好各自的讲台、守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田,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养成路上的指引者,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合力。习近平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使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更加严密的逻辑和更加完整的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二)习近平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价值

1.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创新人才,践行“四个”统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明确教师“四有”老师担当,贯彻落实“三因”理念。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在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培育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有益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主,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因此,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总结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又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2.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指出提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是每一所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推进是高校与高校教师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应当严抓教师师德师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在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育督导与严格规定双管齐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能力,使高校教师在系统的制度规范中严守师德师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才能够使学生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必须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努力让自身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诚传播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勤劳建设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拥护者,才能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学术功底和人格魅力更好地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指导者和引人的重任。

3.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各学科要相互配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进一步回答了高校“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对落实全员、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全员育人”,即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所有教职工人人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系统,实现专兼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切实保证高校思政育人的氛围、效果和质量。其次是“全程育人”,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形成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文化、从知识学习到课外实践、从阅读经典到学术研究、从宿舍和食堂到教室和图书馆等,一以贯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超长链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无盲点、无空白。最后是“全方位育人”,即整合高校各职能部门,使其各司其职,协同行动,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只有这样,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稳步迈向员工全参与、空间全跟进、课程全建设和课堂全覆盖的方向健康发展,逐渐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与专业课教师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兼职队伍相互配合、广大学生普遍参与的大教育格局。

三、贯彻习近平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有效路径

(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基础强化全体教师的理想信念 

1.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建设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繁重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平凡艰辛,因此,面对价值取向多样、物质诱惑众多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建设力度,积极对其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激发高校教师精神动力,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有上进心、责任心和使命感,从容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任务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切实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第一,带领高校教师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打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根基,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第二,带领高校教师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能够使高校教师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员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艰辛历程,从而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第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的实践之旅,如重走长征路、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相关主题博物馆等,使教师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而以更强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投身于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2.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过程,提升高校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方、管位、风气正。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面引导和有力推进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融入高校文化和大学精神之中,建设富有社会主义特点、中国共产党实践特色和新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环境,以此强化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与高校文化和大学精神相结合,能够使高校教师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认识到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具有一致性,形成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从而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为人师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实现专业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授课主渠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

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仔细栽培。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明确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重要性。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改善课堂教学形式,防止课堂形式单一化、表面化,防止学生出现因为感觉课堂教学枯燥无味,从而失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求知心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应当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讲好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上,应当紧跟时代节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意义,使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引领其他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其他学科同样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应当使其他各类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各学科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主动探索做好“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各门专业课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发现本门课程中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点带面,开发课程思政的潜力。各学科任课教师要相互交流,实现课程思政的相互借鉴,使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不断激发各类课程内在包含的思想政治动力。但是,与此同时各学科教师也应当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本质区别,不应当将所有的学科教学课程都完全变成思想政治课。

(三)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落实“三全”思政

1.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教师是不可替代的关键一环,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主体力量。师德师风是教师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价值评判尺度,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高校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行、价值观念,才能够言传身教,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提供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够把握教书育人的道德要求,把握培养新时代高等人才的正确方向。教师养成了优良的师德师风,就能在传道授业的同时,以真诚的心态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合格引路人和优秀教育者。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应该坚持奖励和惩教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师德师风楷模要大力宣传,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树立典型样板,以榜样力量激励千百万高校教师积极进取,争当先锋楷模。对于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高校教师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本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使其加强个人修养,努力做一名合格人民教师。对于经帮助教育依然我行我素的高校教师应该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行为规范的要求予以严肃处理,绝不姑息。高校党委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是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的直接责任机构,必须真正肩负起自己的职责,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各自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将其与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导师遴选等工作紧密结合,落实师德师风优先原则和一票否决原则,使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形成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局面。

2.整体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两个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高校师资建设,指出高校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具体来看,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在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是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素养。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政治素养,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首先,高校教师应当全员参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自觉了解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和治国理政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并与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机结合开展理性思考,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识,确保在社会热点问题面前,能够坚守正确政治方向,自觉抵制不良思潮和错误思想的侵袭。其次,高校教师应坚定信仰、坚守本心,先补足自己精神上的“钙”,再帮助受教育者补“钙”,引导教育对象树立高远的价值追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此外,高校教师应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将教书育人与修身立德相结合,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成为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

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顺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潜在价值大小,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做出多大贡献,主要是由本职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的。”高校教师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涵养,才能使自己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说服力,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利双赢,真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高校教师应认真钻研与自己所从事领域和特定工作对象相关的专业知识,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本领和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意识,以良好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论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们应深入学习并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将其贯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全员、全程和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开辟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