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
2020-09-25 15:43     (点击: )

刘承功  思想理论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一种积极回应,其要义在于强调高校各类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改进方法,形成体系,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课程思政”蕴含的教育思想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里面蕴涵了十分深刻的教育思想,既融合了我国教育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和我们党对于学校德育及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方针原则、工作遵循,又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应该看到,一段时期以来,有的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术轻思想政治工作、重科研轻课堂教学等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尚未根本改变,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有待增强。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教育理念上正确认识教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为此,必须首先从教育思想的高度来辨析、解决问题。“课程思政”的提出,首先体现的、或者说首先要解决的恰恰就是教育思想的问题。

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教育史,以寻找有益的启示。20世纪美国围绕教育思想有着多种不同观点的争论,既有实用主义、经验论又有行为主义、环境决定论,既有要素主义、文化传递论又有人本主义、价值澄清论等等,莫衷一是。其中,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价值澄清学派”一度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个学派学者看来,“价值是个人与环境不断作用并适时进行反思的过程,而不是内容和结果”,因此,一切价值由个人决定,因而都是相对的,教育不是向学生传授某些特定的价值内容和规范,教师应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重在培养学生澄清价值观念、进行个体选择的能力。这派观点固然有重视个人主体性的一面,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也显露出明显的问题,特别是其中隐含的价值相对主义的问题。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卢姆在 1987 年出版过一本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危机的畅销书,标题叫《美国精神的封闭》,他所谓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针对的就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在这本书的前言和导言中,他写道,“这本书,作为对我们的心灵、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灵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的深思,是从一个教师的视角写成的”,而“大学教授绝对有把握的一件事是:几乎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相信,或自称他们相信,真理是相对的”,对此,他批评说“相对主义泯灭了教育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动力”。无独有偶,曾经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德瑞克·博克也有一个评述,他说:“(在美国)大部分毕业生仍然是天真的相对主义者,他们没有能力为自己在分析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时做出的判断辩护”。可见,诸如“价值澄清”这类教育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质疑。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一方面应该肯定“传统的德育理念,不符合现代社会人格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但另一方面“强调道德选择能力培养而主张教师价值中立的道德教育,是不负责任的道德教育,无助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基于对价值相对主义教育理念的反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品格教育”开始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主流。教育者希望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里明确一些为全社会普遍认可和共享的价值导向,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增强他们做出正确道德选择和行动的能力。

由是观之,尽管经历过波折,但美国学校教育业已转向寻求某些共同的或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以体现教育的规范性和导向性。其实,在美国教育界,有不少人对教育的这种价值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意识形态属性)始终念念在兹。哈佛大学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在谈到哈佛的本科教育计划时,就强调,“作为美国公民,学生应该理解民主社会的基础;作为在哈佛读书的外国公民,也应该了解美国制度中弥足珍贵的价值观”,并提醒哈佛对于这方面的教育责任决不能置若罔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还提出,“我们应该有那种能让学生感到‘精神痛苦’的课程,……把他们推入人生和社会”。

通过反思 20 世纪以来美国教育思想的演进历程,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认清教育的本质和意识形态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健全的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包括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深刻领会从毛泽东同志提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这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从教育思想的高度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把知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格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让所有的课程都承载起育人的功能,切切实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

二、“课程思政”承载的是一种教育责任

重视德育,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统一,是我国教育一个优良的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教育方针、原则,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基本的工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既要做学问之师,又要做品行之师,“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就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对这样一种教育责任的认识,应该同对受教育者即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把握紧密结合起来。在当今社会利益分化、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背景下,青年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价值选择上摇摆不定。通过对青少年或大学生的调研,不难发现他们在价值观上的这种多样性和易变性,发现他们对宏大叙事的些许淡漠和疏远。有时,人们从正面将这种现象归结为青年在价值观问题上宽容、务实的态度,实际上,这更表现了由于缺乏内在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而导致的价值混乱和冲突。一个突出的例证是,当代大学生尽管具有相对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但其践行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由于缺乏固化的超越性的引领,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控制都不太稳定,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缺乏内省精神,难以做到“慎独”、“笃行”。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的教育就愈加需要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对塑造学生的灵魂真正有所助益。诚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否则,教育将会因失去本质和根基而愈益表面化、肤浅化和技术化。

“课程思政”应成为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引领他们思想和精神攀升的教育,其重要责任就在于价值引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他看来,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尤为重要的是,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而更加需要教育引导青年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明确要求,并归结为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四个正确认识”的要义在于,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信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锤炼坚强的意志和品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正确认识”的要求综合起来看,其实就是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一个完整要求。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提出了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问题。他特别关注的是,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课程思政”无疑应该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与此相关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和思维方式等内容作为重大的教育责任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之中。

落实“课程思政”的责任,要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和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事实上,高等教育界对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些方向性问题已有相当程度的共识。有研究者归纳了大学课程改革的几个特点或趋向,比如课程目标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在经过重视培养学生能力之后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内容对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反应更加敏锐;课程结构注意拓宽课程的基础,追求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课程模式推行模块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性明显增强等。这表明,对课程教学的理解正在深化,即“课程不仅把其所选择的知识内容变成为便于教学的体系,而且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课程思政”正是要立足于构绘这样一个育人的蓝图,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糅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彰显教书育人的责任。

三、“课程思政”注重的是一种教育方法

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工作的改革创新,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此,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工作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课堂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同时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看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是更为具体的“课程思政”,都应该更加积极地探索工作规律、教育规律,并依此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教育方法。

相对于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思政”本身就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而当我们通过“课程思政”明确赋予一般的知识教育课程以价值引领、思想教育的功能之后,我们又必须很好地把握思想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应该看到,思想教育所要影响的主要是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等,关键在于与他们心灵的沟通,在于与他们生活经验和现实境遇的契合。这一点,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和策略中必须自觉地加以体现。目前,学生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论与现实脱节。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曾区分过所谓言传知识和默会知识,与可以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等来表达或传授的言传知识不同,默会知识源于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感知,尤其是个人与社会互动中的主观感受,是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如人们的直觉、价值观、心智模式和文化习俗等,它往往在个人的认知和行动中起着内在的决定作用。据此,如果教育仅仅停留在言传知识的层次上,则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必须在教育中积极探索实质性地介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真正触及他们默会知识的深处即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并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我们处在理性化的社会里,感性必须和理性、感性体验必须和知性认识叠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使某种价值观念得到深入、稳定、持久的理解和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通过显性化的课堂和教育途径向学生传授普遍的、客观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理性认知水平,以促进其默会知识的提升和转化。而言传知识与默会知识或者说知识传授与心灵成长、价值塑造之间的互动,恰恰是“课程思政”所要达到的目的。

这样的“课程思政”必然意味着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从教学模式上看,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课程思政”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所关心的问题展开,既有总体上的“漫灌”又有因人而异的“滴灌”,既注重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阐释的规范、严整又注重思想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更多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和教学方式。其次,教学途径上看,要将课程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外,构建课程新范式。“课程思政”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类课程的一种整合,也应该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一种整合。课堂内外的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是重要的“隐性课程”,尤其是学校的学术氛围、师生关系、非言语交流、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都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再加上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都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思政”的新范式。第三,从师生互动上看,要建立师生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渠道,鼓励教师在言传身教中实现立德树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研究领域、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育人的要求是一致的,要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广大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所在,处处为人师表,通过课堂互动、课后答疑、小组讨论、网上交流、教学反馈、学业指导等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和沟通,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更好地在“课程思政”中体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各高校有必要建立面向“课程思政”任课教师的“三集三提”制度,通过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四、“课程思政”要落实为一种教育体系

在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出发点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这样一项工作,必然要求形成一个比较健全的体系,以利于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里面本身就包含了体系化建设的要求。

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按照“课程思政”的理念,这个体系应该包括高校所有的课程,既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又包含全校性的综合素养课程和各系科的专业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计划或培养方案。而教育计划或培养方案,又意味着一系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结构严密的课程体系以及实施这些课程的相关教学安排,如学分要求、时间顺序、考核方法等。对此,要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梳理和改造,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修订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大纲,逐步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体系架构。在这样一个体系架构里,一方面既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原有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挖掘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所有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相应地,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和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优化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制度,落实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等。

实施“课程思政”,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着力形成富于特色的课程体系。现在,高校普遍开设了综合素养课程,通常也称之为通识教育。一般说来,高校通识教育的使命可以从多方面去界定,比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多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但通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也不仅是一般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是有“灵魂”的,其根本使命恰恰就在于思想的或精神的引领。我们所要做的,是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作用,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方法等方面持续加以改进。实践证明,这类课程是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的,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

对于高校内部量大面广的各类专业课程,可以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分配、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各方面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最终形成全覆盖的课程体系。要认真梳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围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与此相关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和思维方式,围绕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细化教学目标和策略,在兼顾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性、实践性及前沿性的同时,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在教学方式上,“课程思政”可以更多地采用研讨性教学,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理论思辨、观点辨析的过程中深化思

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发掘与融合,形成育人特色。

在专业课程中,应特别重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高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价体系,支撑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使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尤其是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实施“课程思政”,还要形成有效的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无论从保证正确办学方向来看,还是从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来看,高校党委都必须对“课程思政”加强领导,落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相关改革试点,健全党政协同、校院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通过这样一个工作体系,“课程思政”的推进就有了具体的实施路径,既抓住了教师这一关键,把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尤其是全员育人落在实处;又聚焦了学生这一主体,把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落到了实处。

总之,“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改进方法,形成体系,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