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2022-04-08 11:06     (点击: )

田文君 ,裴昭颖   理论研究

一、“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分析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所谓“课程思政”,指的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教育理念浸润于课程架构之下。推行课程思政,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和付出。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课程思政的先进教育理念,多维度提升自身课程思政能力,将正确的价值理念在知识教学中广泛传承。

()价值观的传导者

关于高等教育和教师的职责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有过深入研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课程知识,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展开精神交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术能力。雅思贝尔斯的这一理念与唐代大家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不谋而合。高等教育和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将教育的教书功能和育人功能加以融合。应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力争全方位全过程地引领正确的价值和思想政治理念,以课程为载体渗透育人观念,将价值观通过课程的形式传导延续下去。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课程内容的整合者

高校应整合各类课程内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程。课程思政绝非只是几场思想政治报告或者讲座,也绝非一门课程或者一项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课程思政体现的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这种育人理念应该全方位地、紧密地与各科课程内容相关联。要将各类课程的思政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不断强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引导新一代的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育人担当。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课堂教学,都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贯穿其中,要将马列主义思想、共产主义的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办学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有意识地融入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勇于肩负“思政担”,育人是职业赋予教师的职责,承载了社会、家长对教师的期盼和信任,每个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整合教学资源,构建集思政优质理论课、专业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教学方法的设计者

广大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其行为和能力直接关乎课程思政践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和价值引领。为此,高校要利用学校各级党组织,深化宣传,将课程思政理念逐渐渗透,以培训、宣讲、典型案例分享等方式为广大教师提供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渠道,这是确保课程思政理念顺利推行的基本保障。作为教师,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使命,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部署,强化教学内容改革,积极展开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创新,努力就课程思政背景下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展开重构,摸索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现途径。设计出更多形式丰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二、推进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

教师是传播知识、塑造灵魂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必须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切实地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

育人理念是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指导一切教学行为和育人行为的展开。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波拉德所说: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其特性的观念和思想支配下发出的。”高校教师要想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育人导向,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新时代的今天,各类矛盾交织,在各种价值理念碰撞下,不少学生都产生了迷茫焦虑等负面情绪。许多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不牢固,对自身能力以及未来发展缺乏信心。再者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都陷入了一夜暴富的幻想和盲目自我否定的矛盾情绪中。这就导致高校思政工作难度加大。推行课程思政理念,要融合各个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全方位全课程展开育人。作为高校教师,不论身处何位、何职,都要深刻领悟课程思政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价值理念。积极探索育人理念与学科特色的融合,时刻牢记自身的育人使命,把握当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挖掘思政元素,逐步渗透到各科课程教学中,努力实现传统课程与思政育人理念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推行,对教师而言,更是一种新式教学理念的洗礼,是自身成长的蜕变,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新一代大学生价值引领和知识的传授。

()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思政教育,提升广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觉悟,帮助他们在充满金钱名利诱惑的社会形态中找寻到一个信念的支撑,这对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以及漫长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程的设计,思政课程的内容不应当拘泥于传统,应致力于持续探索,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中。思政课程教育的形式也不应当拘泥于固有的形式,思政元素蕴含于各种学科的学习中,也彰显于学习和生活的日常。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践者和主导者,必须下功夫钻研和打磨课程思政的开展路径,将思政内容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充分落实全面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增强学生在校期间政治素养和能力的锻炼。

()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

思政教育在每个学生的成长中都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但这也正是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容易让学生感觉老套、枯燥。完全按照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展开思政教育理念渗透,只能收获事倍功半的效果。思政教育理念要革新,方法要创新,要与时俱进,要关注时代特色,关注学生的成长规律。首先,高校思政教育应当立足于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遵循学生思想的形成规律。高校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同时面对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多层压力,内心经受着各种抉择和考验。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要立足于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结合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德育教育,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学习及日后的工作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思政教育课程中。其次,院校思政教育者要大胆突破和创新,求新求变,可以引入大学生喜爱的直播、小视频等新型工具,积极发挥思政教育的核心作用,积极寻找思政教育学术突破口,避免千篇一律的灌输性教学,不断捕捉实时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思政环境,坚持恰当、自然渗透的思政培养理念,充分利用课堂思政的教学时间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最后,思政教师的观念要创新,价值取向要坚定。思政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应当积极创设平等、和谐的思政氛围,并时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先锋的形象,将育人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既要求将思政育人理念渗透融合于课程,又要求不拘泥于课堂。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需要广大教师大胆创新积极突破。作为高校的思政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素养和信念,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打磨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方法,将正确的价值理念火种成功地传承。高校思政教育不能仅依赖思政教师,应当重点构建完善的课堂思政体系,不断在各学科的学习中渗透,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