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培育研究———基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视角
2021-12-02 11:37     (点击: )

凡 颖,彭 涛,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一、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当代青年应当有肩负民族大任的担当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信念,要从理论上认识国家在各方面的安全需求,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越来越严重,企图通过意识形态及文化渗透来颠覆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团结心,进而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使其自觉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有效瓦解西方敌对势力的诡计和阴谋,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对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阵线具有重要意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有助于大学生系统了解国内国际形势,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先进性,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初衷。

(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导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政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全面发展。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家国情怀、敏锐眼光、仁爱之心、忧患意识的新时代青年,这与思政教育的目标一致。加强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另外,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路径,丰富了思政教育的研究内容并为其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

(四)依托于高校思政教育

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每位大学生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创新培育,需要高校思政教育的推动与引导,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全面性的教育。只有通过思政教育,才能将这一系统性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促进大学生深入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

二、高校思政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的不足

高校思政教育与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内涵是升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体现。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有效转化为大学生的主体认知,促进大学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从整体来看,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体制机制、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滞后,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的成效。

(一)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在培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把其当作硬性任务来完成,使大学生缺少系统接受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平台和机会。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存在明显不足,教育方式缺乏创新,使得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方面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二)理论体系未形成

目前国内高校思政教育虽然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评估指标等方面都有整套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在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方面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系统性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层面,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虽有所涉猎,但是相应的教育理论体系还没有形成,更没能涵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全部内容,无法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教育方式相对滞后

很多高校的思政教育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灌输阶段,在大学生国家安全观教育过程中缺乏主动引导,组织的一些学习活动普遍流于形式,缺乏适宜的解释和引导,也缺少针对性,无法引起受教育群体的共鸣,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加上新时代大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强、思想活跃,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难以让他们欣然接受,无法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

部分高校对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教育内容滞后于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单纯传输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相关理论知识的阶段,国家安全观教育涉及的主要是陈旧的军事安全和领土安全内容,范围过小,不利于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

三、基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培育策略

(一)改革课程体系

康士坦丁曾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环境为背景,对其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教育方面的改革发展与国家安全有着紧密联系,必须重视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与国家安全体系的融合发展来促进社会政策、教育体制和国家安全的共同进步。因此,将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视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并置于重要位置,推动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课程建设与发展,是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国家安全知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高校思政教育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的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理解途经,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学校要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认清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

2.开发多元化的授课方式

探索多元化的授课方式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2019 318日,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但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学校应当提倡采取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授课方式,结合大数据、信息化、多媒体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教师应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特点,借助新媒体、新技术让思政教育活起来,推动思政教育模式创新,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3.加强思政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家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对于培育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联系,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历史对于民族来说非常重要,积累沉淀其中的治国之道和民族意识是推进国家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学史可知兴替,历史教育历来受到重视,它能够提高民族认同感,培养国民的爱国热情。清代龚自珍在《定庵续集》里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因此,加强历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联系,不仅能让青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和立场,而且能提高青年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同时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

(三)与时俱进丰富课程内容

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历史范畴,自国家产生以来,其内涵也随着国家所处环境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全球化背景下,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当前的国家安全已经从传统的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转向具有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系列性安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高校思政教育和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的内容也应具备综合性和时代性,要坚持理论创新,注重对新理论、新观点、新内涵的准确把握。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