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学生获得感路径研究
2022-03-21 16:59     (点击: )

吴尚卓 王建民       思政研究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与专业教育虽然都共存在教学体系中,但是没有任何交叉融合,互相隔绝,形成了“孤岛效应”。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应打破“孤岛效应”,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样的,都应具有育人功能。“课程思政”就是在此背景下的产物,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完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嵌入”高校专业课、通识课等全部课程体系,实现了所有课程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协同前行。“课程思政”联合了全体教育者来维护市场经济物化冲击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成教育共同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间价值导向的同频共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概念中自提出“获得感”一词后,提出后便获得了广泛认同。“课程思政”改革正在进行中,而对于改革效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一个关键问题和实践难题。通过引入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提升“课程思政”学生获得感的新路径。基于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的大思政格局,开展建构主义课程思政改革,是增强其实效性的新途径。

一、构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者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 (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对象是99 后大学生,他们都是互联网原著民,具有自主意识强、放自由、追求独立的特点,被教育主体的改变,造成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政工作方式实际教育效果不理想。与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作为教育主体是能够凭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经验背景有选择的掌握和建构知识,被教育主体通过经验主动建构知识,依靠自身的内动力完成学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填鸭式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观点:

(一)不断更新完善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存在差异性,有很多复杂因素影响认识过程,认识主体具有复杂的结构。因此知识并不是客观纯粹的反映现实事物,现实事物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任何传载知识表征的符号系统也不能称之为绝对完全和真实的。世界发展到任何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都不会是最终的答案,必将随着人们对客户事物的改造和适应,通过认识程度和认识方法的改变,而发生更加深入的升华和改写,不断出现新的释义和假设。因此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由主体建构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收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在教师通过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所创设的情境下,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背景,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中,通过与外界的沟通和对话,进行相互作用来建构对新知识的解释,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每一个人对新知识的认识都有差别,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绝不会相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过程,即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建构。

(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在传递过程中,教师通过讲授实现知识灌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可否认,这种讲授的教学方法在知识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主体和育人环境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认为科学知识应该由每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激发学生知识的经验背景和经验的“增长”,弘扬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高效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工具,创造合理的教学环境。

二、课程思政背景和内涵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重大责任,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承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因此思政课成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要渠道,是巩固教育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指导地位的主阵地。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忽略或没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所以在整个育人系统中,思政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座“孤岛”,难以形成联动有效的协同机制和浓厚的育人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全面性、持续性的特征。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载体比较单一,而学科设置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导致了专业课程、通识课等教学中思政元素的严重缺失。“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应运而生,这一理念的提出,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了高校课堂教育资源的育人功能,有力的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课程思政”是创建全员、全课程的思政育人新模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本保证,是一种立体化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进一步理解为:“课程思政”就是打造多维度、多视角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指导下,高校统筹重置各种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的每个环节。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社的收获与成长,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做到所有课程都在思政育人中发挥作用,所有教师都在育人中承担职责,所有课堂都成为育人的主渠道。

“课程思政”不是增设一门课,而是通过深度挖掘专业课、通识课等的德育元素,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频度和覆盖面,实现育人润物无声。“课程思政”是一个宏观概念,表明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结合时代精神,承担德育的责任,续承知识传授的优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德育功能,寓思政于隐性传播中。课程思政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突出价值引领的内涵,强调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渗透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知识点,充分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将“课程思政”延伸到专业教学、通识教学当中,紧紧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在课堂上的价值渗透作用,不断探索多渠道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近年来,“课程思政”从基础理论、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但是现有研究中针对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受教育者本身的获得感和认同感的研究比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深入人心直达灵魂的,受众者的获得感是评价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那么脱离了学生的存在又如何能评判教育理念的科学价值呢?“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认可程度应该受到广泛关注,只有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得到收获和成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

三、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拓展提升“课程思政”学生获得感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的之所以被运用到教学理念当中,优势就在于强调了认识主体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课程思政”借鉴建构主义要素的交叉融合,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研究获得感的提升路径,有效提高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打破思政课“孤岛作战”的现状,解决思政课“单兵作战”的窘境,调动所有教学和人力资源加入“大思政”育人格局,坚守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创设思政味道的“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高度关注的,教学的情境是教师搭建的,利用教学资源把知识置于真实的应用场景中,要求情境科学、准确且与所教授知识存在密切的联系。常用的情境模式有:问题式情境,案例式情境和场景式情境。学生作为被教育的主体,结合自身的经验,依靠课堂上的新情境,达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建构过程。所以情境的建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每位教师在授课前应精心设计课程情境,有拓展、有深度、有趣味的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点更深层次的内涵与外延,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总体要求,围绕时政热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突出“思政味道”,准确选择和创设情境,学生在对知识主动创建的过程中,既可以点燃学生钻研专业课的热情,增加精神动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价值塑造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例如上海高校的“大师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喜爱,“大师剧”作为生动的教案和素材,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生动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之中,成为“课程思政”的有力支撑。

(二)设计思政属性的“对话”

会话是推进学习者学习进度和效果的有效手段。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新知识进行会话商讨,通过有效的沟通会话,不但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课上和课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创设“对话”来达到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在课堂上建立学习小组,教师根据课程大纲设计任务,通过成员之间讨论,完成案例或情景模式的情境下的学习任务,在讨论中碰撞思想,由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的构建。二是通过课堂上翻转的模式,让学生收集与专业相关的思政元素,在可课堂上展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发的拓展专业知识视野。通过学生与学生进行开放的“对话”,达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主题的共识,并进一步理解和内化。学校层面可以开展的“超级大课堂”,课堂囊括包括思政课、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等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所问、所困,通过新媒体平台海量的征集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依托“超级大课堂”进行开放的对话平台,帮助同学们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人人都能提问发声,人人都能回答解疑,整个“大思政”育人过程变成主动思考、理解、内化的过程。

(三)增加思政思维的“协作”

协作是在对话的基础上完成的,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者之间的协同合作主要是借助对话完成的,在协作中通过争辩等交流进行思想相互碰撞,最终达成一致,合作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协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跟老师合作,也可以跟其他学生合作,有助于深入获取新知识,成为提升育人效果的重要支撑。通过创设“协作”学习环境,同伴经过调研和自身经验各自发表不同观点,由此可以借助合作同伴的力量,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去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能力。“课程思政”中引入协作学习,打破单一的传统的讲授模式,增加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努力创建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特别要提倡师生协作,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协作者,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主体,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组织学生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应该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和教师在协作中探讨问题,并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通过由产生不同观点到达成一致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拓展解决问题的思维,提高课堂的育人实效。在生生“协作”的模式下,因为思政教育的范畴比较广泛,教师可利用名人效应,就价值观养成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通过学习组讨论“对话”,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后教师再提供相应的指导,最终达到育人的效果。通过互动“协作”,师生之间通过互相争辩、赞同的过程,实现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受益,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传统的灌输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育人效果非常不理想,只有让学生成为协作中的主体,使其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的真谛。

(四)搭建思政理论的“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是事物本身的性质和事物之间存在的规律的意义联系。通过“协作”和“对话”完成对事物的认知建构。“课程思政”要创新教学方法,是学生从学习中有强烈的获得感,应采取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意义建构”,树立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打造“课程思政”教师团队,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挖掘促进价值观养成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内涵,从对知识的抽象的理解到建立添加人文元素的知识体系。“课程思政”的目标实现立体化育人,使教育直达学生的心里,要从情境构建、协作设计、对话”创建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完成“意义建构”,激发学生主动构建的内生动力,挖掘各门课程的隐性价值渗透,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