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思想政治教育>>正文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
2022-10-13 11:10     (点击: )

                                      高德毅  宗爱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三是在队伍建设上,不能统筹处理好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关系。上海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探索中,越来越清晰认识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

 

   一、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时间轴

 

2004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在此进程中,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阶段:2005 年起,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海于2005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即“学科德育”理念,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统一,为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在总结过去10余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经验是要提升德育实效性,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合进各学段、各学科。  

 

第二阶段:2010 年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2010 年,上海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以此为契机,在“两纲教育”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教育指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并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设计。

 

一体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着眼纵向衔接。紧密结合中小学课程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依托各学段德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段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二是“横向贯通”。就是要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之间打通。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三个课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第三是“三位一体”。就是要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  

 

这个阶段的探索,大中小德育课程衔接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阶段政治课程的衔接,重点解决大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简单重复、层次递进不明、与学生身心发展匹配度不够等问题,切实提升大中小学德育实施的有机整体性。  

 

第三阶段:2014 年起,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2014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 年)》。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构建三个制度体系:一是以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育人为本为重点,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二是以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形成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三是以加强资源共享,促进融合互补为重点,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在三个目标体系中,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核心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

 

这个阶段探索,我们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推出了《大国方略》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选取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我们认识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不能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应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落实所有教师育人职责。  

 

二、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不足  

 

上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探索中,不仅形成了稳定的德育内容顶层设计,而且从实践层面推动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有机衔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反思当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两纲教育”重点还是在中小学阶段进行,未能有效延伸至高校阶段。“两纲教育”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要求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实施十年来,其核心理念“学科德育”深入人心,在中小学阶段“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课课都是育人课”的观点得到普遍共识。然而,相对遗憾的是,在高校阶段“学科德育”未能有效实施。

 

二是大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但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近些年,上海按照“办好思政课”总体要求,抓住教材、教学、教师三大关键要素,大力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例如:我们将“大国方略”课程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试点课程,由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师以及文、史、哲、经、管理、社会、法学、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的十多位知名教授联袂开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内政外交治国方略,推出10个专题式教学课程,“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以悟道取代灌输”,赢得学生广泛欢迎。然而,从整体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撑作用发挥、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亟需破解的难题,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格局未能根本改变。  

 

三是积极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专业课程育人功能,但仍处于局部探索,未能形成整体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获取理论源泉和学术支撑,还应广泛吸取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的思想元素。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有效途径。在此方面,上海相关高校开展了成功的试点经验。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实施“关于在外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学改革项目,推出必修课“中外时文选读”课程,简单来说就是在“中外时文选读”这门课程中,由思政课教师梳理提供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国外大会演讲或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由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专业教育课程领域,对“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然而,这些试点还只是局部零星的探索,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整体方案。

 

三、课程思政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总结梳理过去改革经验,反思已有工作存在的不足,我们深深感到:德育是整体的,是对人的360度“熔炉”式全方位、立体式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成功探索实践的“学科德育”有必要进一步延伸至高校阶段。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

 

1.显性思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的优势所在,应该是高校所有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功能,应着力破解以下难题:一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衔接的问题,重点是与中小学政治课程的衔接,要解决好知识重复和内容侧重点的问题;同时要做好本科课程与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即如何体现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二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横向贯通问题,重点是四门本科生必修课程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如何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优势,这门课程汇聚了其他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实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实践性、综合性,是其他各门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应当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示范田”。三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创新,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真正体现学科、学术、学生三位一体。四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运用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资源,为讲好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  

 

2.隐性思政: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发掘高校所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于“点”“线”的瓶颈,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  

 

综合素养课程改革,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一是要制定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价值标准。围绕体制机制、课程设置、教师选聘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修正通识教育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二是要打造好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中国系列”品牌课程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三是要加强综合素养课程教师团队培养。  

 

专业课程,注重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开展育人工作。一是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是编写试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指南。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试点方案,编写教学指南。三是在试点基础上,从教学资料、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等方面提出带有相关建设意见的方案。

 

“课程思政”是上海在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进程中,从区域实践层面产生的工作理念,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既缺乏严谨的学术论证,也未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们持之以恒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坚定了信心。我们将着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发挥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大试点力度,形成课程、专业、学校三个层面试点经验;要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从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督导听课、教学纪律约束等方面建立规范性制度安排;要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要加强研究,阐明“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和建设内涵。最终,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机制激励,让“课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