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 | 中心首页 | 中心概况 | 中心动态 | 推荐阅读 | 项目成果 | 研究队伍 | 人才培养 | 规章制度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推荐阅读>>教师教育>>正文
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
2022-05-13 11:25     (点击: )

张燕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在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以及知识更新愈发快的新时代下,社会大众已然明确教育在个体发展及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教师身为教育主体,其在国家发展中所承载的任务和重要性也被广大民众所关注,诚然,教师教育亦受到社会广泛重视。而在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中,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已然成为全球各国广泛认同的观点,并生成了新时代教师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而一体化包含教师入职之前与入职之后培养全过程的课程教育质量优化活动。现阶段,教师教育课程割裂状态导致部分重要专业理论与技能难以通过课程教育形式获得合理设置,而部分课程还存在重复设置的现象。而促进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助于实现课程教育的持续性与系统性,还有助于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意义

(一)国家基础教育革新的现实要求

近些年,我国将强化素质教育工作作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革新的重要使命,明确提出国家基础教育课改工作是深化素质教育、落实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环节。伴随新课改实施,全新的课程体系现已全面进入基础教育课堂当中。新课程体系集中映射与呈现了现阶段新的教育观念,也促进了教育事业充分适应社会发展态势。新课程的广泛实施,势必在国内教育领域掀起由理念到实践的深刻且全面变革。教师是变革的关键要素,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工作当中着重强调教师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明确要求教师要以全新角色进入课堂,进而推动新课程在教育实践中的顺利进行。所以,如何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综合素养,让教师可以快速顺应新课程是现阶段教师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教师教育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构成,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顺利实现的保障。同样,就教师教育课程来说,基础教育不仅是其发展的根本依据,亦是其发展的主要背景,满足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是现阶段教师教育课程落实长效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不论是从基础教育改革视角而言,还是基于教师教育课程发展考虑,均要求教育课程基于自身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等层面展开反思和革新,进而充分发挥其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的根本功能

(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70年代初,《詹姆斯报告》当中明确提出教师教育的三阶段理论,自此将教师专业发展融入职前与职后培训全过程,建设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现已成为全球教师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亦是指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过程,换言之,职前教育培养、上岗适应以及在职提升一体化的全过程。一般来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一定阶段性特点,每个阶段均具备自身特殊的发展主题、核心与问题,且每个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否解决以及解决程度也会对日后产生较大影响。课程作为教师教育实践中的知识、技能传播媒介,每个阶段的核心目标、基本内容与中心主题均会对下阶段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是解决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唯有实现课程一体化建设才能科学部署各阶段教师教育课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序进行。所以,将两者有机结合,让其互相耦合,并在实践建构良性互动体系,才能让两者均实现充分发展。

二、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问题

(一)课程体系比例失衡

第一,教师教育课程和专业学科课程整体占比失衡,学校方面存在重视专业课程忽略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象。第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种类单一化,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合理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普遍以数学、英语和语文等传统课程为核心,而适应教师教育课改发展态势及社会发展主流、加强教师专业水平的教育课程,例如校本课程研究、学习理论及班级管理等课程设置并未获得学校高度重视。第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当中选修课程占比较低,缺乏弹性内容,且涉及范围较为狭窄,针对拓展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课程设置较少。第四,教师教育课程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统一性。部分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普遍由二级学院全权负责,学校方面则负责统筹协调工作。而二级学院在教育理论课的安排时间普遍在第四与第五学期,实践课程则根据各专业学科基本属性而定,且各学院增设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理论课程的顺序也缺乏统一性。

(二)课程内容结合不足

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对于教师日后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并取得实效具有直接影响。但是,现阶段多数院校还存在课程内容结合程度较低以及实践类课程整合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课程内容结合程度较低。具体呈现在教师教育课程自身,以及专业学科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结合程度较低等方面。例如,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等理论性课程存在较强内在联系性,需要建构完整且统一化的话语表达体系与理论体系。但是,因为学校方面对于课程内容缺乏深度整合,导致在课程实际教育中,产生空白、交叉和重复等为,课程话语表达体系缺乏统一性,教师教育课程所具备的合理效应难以最大化发挥。同时,囿于专业发展经历及教师学科背景,对于各教育理论课程的内容与话语理解不同,课程教育成效差异性显著。另一方面,教育实践课整合不足。首先,教育见习、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类课程缺乏统筹规划和整合。一般来说,教育见习、实习与毕业设计对增强教师问题意识与专业意识,养成基本教育实践技能,深化专业理论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具有促进作用,要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全过程当中,构建层次清晰与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育体系。而在实践中,各个教育单位和教师教育院系之间欠缺深度协调与交流,致使实践类课程间衔接与整合不足,课程实施成效与目标实现度较低。

(三)课程教育方式陈旧

现阶段,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方式陈旧、创新步伐放缓是理论课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论课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其根本面在于加强受教者专业兴趣、提高教育专业技能水平、累丰富教育专业理论、坚定教育理想信仰以及提高问题意识等,而非单纯的教育知识累积与识记。所以,承载着教育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授课教师,要重视发挥自身影响作用,充分将专业教育理论灵活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育中将时间过多消耗在理论知识讲解层面,尽管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及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有所体现,却并未实现普遍推广。对于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忽视理论课程学习以及学生专业基础水平差距性大等客观现实,多数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对乏力。

三、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策略

(一)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近些年,教育部门针对教师培养工作提出明确意见,要求打破以往固定的课程架构体系,设置实践性、模块化以及选择性教师教育课程,该意见的提出,为师范院校推进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模块化为基准的网络体系,不仅是师范院校适应社会发展浪潮的必然选择,更是教师教育课程实现一体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在课程体系及建设实践中,要满足以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以及实践取向的观念,并充分满足教育部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彰显教育观念和师德师风、教育知识与教育技能等重点模块,重视课程教育对接性,体现出各学科间的最优组合及多方结合,生成通识类课程教学、专业教学、教师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教育理论课和教育实践课交叉渗透以及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点突出教师教育课程所具备的育人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理论课要以专业必修课为主,以选修课为辅助的形式体现。与此同时,以当前学情为基准巧妙设置专题性教育内容,从而推动师范生师范性及学术性的协同提高。另外,教育实践课要贯穿教师学习全过程,且与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保证其可以将所学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

(二)有机整合课程教育内容

一方面,强化教育理论课知识内容的整合。根据知识内容生成逻辑机理编写教材文本、建设内容体系,有助于教师系统性掌握所学知识。但是此种方式具有局限性,其难以与实际教育问题相对接,不仅对教育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不利影响,也会限制教师教育问题意识以及专业素质的养成。对此,学校方面可以构建三位一体的理论课程体系,具体包含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专业课程和教育论,探索打破以往专业课程本位的不良倾向,建设以问题分析与解决为导向的理论内容逻辑体系。另一方面,强化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有机整合。多数师范院校都存在着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内容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体现在师范院校课程管理与决策者对于两者有机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深刻认知,课程设置眼界狭窄。第一,要正确认知教育知识所具备的默会知识性质,摒弃以往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割裂的错误理念;第二,明确全实践理念,实现教师生活的课程化转变。构建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一体化、教育工作和党学团活动一体化、校内外活动一体化的完善化实践课程体系,同时将其引进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当中,切实落实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

(三)及时创新课程教育方式

课程教育作为推动教师教育课程从理念、决策向教师专业素质培养转移的关键环节,在具体转化中,课程教育者个体育人观念与行为,对于教师教育观念及行为的生成具有引导及示范作用。就某种程度上而言,教师教育课程开展与学生评价模式的创新过程,也是课程实施主体增强专业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养成全新教育行为的具体过程,更是对课程实施主体教育专业素质和水平的整体考量。所以,课程实施主体必须正确认知与理解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形成的客观规律,基于教师教育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这两个维度切入,进行课程教育改革。首先,课程实施主体要积极营造教师教育情境,以问题为基本导向,引导学生们再深刻感受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思考教育问题过程当中,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从而把握参与课程教育改革的“敲门砖”。其次,激励课程实施主体按照课程及教育实际状况,在课堂中巧妙应用知识讲解策略、指导策略以及对话策略等,实现教师讲解、学生自学、合作小组探讨、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展示以及情境体验的充分融合。例如,可借助影视案例和微电影等形式体现课程教育内容,以此来组织进行案例教学和视频研讨活动。

综上所述,建设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亦是教师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背景下,唯有落实教师教育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教师教育工作才有具体媒介与抓手,教师教育也才能充分落到实处。在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下社会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以及教师教育,还要积极掌握与了解现阶段教师教育领域产生的新变化与新状况,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在建设一体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中实现与时俱进、眼界开阔以及思维灵活。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喀什大学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